| 中文版
上海黄金交易所综合类会员(编号:0248)当前位置:首页>>头条要闻
头条要闻中国总理李克强周三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。
李克强说,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,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,经济运行是平稳的,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一定会实现。
李克强说,经济下行时,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不失为一种办法,但是权衡利弊,我们认为这样无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。中国在货币政策上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;在财政政策方面,坚持不扩大赤字。
对于大家都很关心的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,李克强说:“我们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,有序规范和化解。可以有把握地说,总体是安全可控的。 ”
在谈到金融体制改革时,李克强说:“我们下一步要推进的金融体制改革,关键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,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、汇率的市场化,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。而且要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,特别是要放宽市场准入,让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发展空间,也使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得以培育。 ”
李克强还说,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,增强金融机构的协调性,并且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、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。
李克强也到谈上海自贸区。他说,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,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,重点在投资准入、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方面探索经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是文字实录:
李克强:从2008年9月至今,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整整五年。目前,世界经济形势仍然是错综复杂,有些发达经济体刚出现一些好的迹象,而一些新兴经济体又面临着下行等诸多压力。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受多重因素影响,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,让世人瞩目。昨天,我和施瓦布先生一起与部分企业家进行了交流,大家对中国经济当前、未来发展的态势、走势都十分关心。一段时间以来,国际上对中国经济也有不少议论,有担心会不会出现一些国家曾经遇到过的增长过缓问题,甚至出现所谓的“硬着陆”。我想告诉大家,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,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,经济运行是平稳的。[ 2013-09-11 17:35 ]
李克强:今年一季度,中国经济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7.9%下行到了7.7%,二季度又下行到7.5%。投资、消费、外贸增速都出现下行的趋势。而且中央财政收入也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负增长,引起一些担心和议论。这是难免的。但是,面对经济下行压力,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,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,统筹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,保证了经济平稳运行。 [ 2013-09-11 17:36 ]
李克强: 第一,兼顾当前和长远,稳定宏观经济政策。经济下行时,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,不失为一种办法。但是权衡利弊,我们认为这样无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。因而选择了既利当前、更惠长远的策略,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。这本身就不容易。在财政政策方面,坚持不扩大赤字,而是调整支出结构,压缩行政开支,加快支出进度,尤其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、结构调整和保障民生的支持,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。在货币政策方面,保持定力,即使货币市场出现短期波动,我们也沉着应对,不畏艰险,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,重点是通过盘活存量、用好增量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。我们还通过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,积极防范与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。对大家都很关心的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,我们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,有序规范和化解。可以有把握地说,总体是安全可控的。 [ 2013-09-11 17:39 ]
李克强:第二,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,着力激发市场活力。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。本届政府开门做的第一件大事,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,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。今年以来,我们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,目的就是是通过简政放权,把该放的权放开、放到位,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、管到位,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,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。我们扩大了“营改增”试点范围,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、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、资源性产品价格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。推进结构性改革,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,在金融、石油、电力、铁路、电信、能源开发、公用事业、服务业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,引导民间投资增长,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。中国的发展要依靠改革,也离不开开放。我们不断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子,上半年与欧洲国家瑞士和冰岛签署了自贸协定,最近又与东盟领导人商议打造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。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,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,重点在投资准入、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方面探索经验。我们还推出了提高对外贸易便利化等措施来促进进出口的平稳增长。 [ 2013-09-11 17:41 ]
李克强:第三,着眼转型升级,调整优化结构。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。扩大内需是最大的结构调整,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是主要任务,实现工业化、信息化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基本途径,发展服务业是重要的战略支撑。我们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,推动实施“宽带中国”战略。加强薄弱环节建设,增加节能环保、棚户区改造、城市基础设施、中西部铁路等方面的投资,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支持力度。还专门出台政策措施,促进养老、健康、文化、教育等服务业发展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大力推进技术创新,促进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,营造创业、创新的社会环境。 [ 2013-09-11 17:43 ]
李克强:今年以来,中国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协调推进,得益于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。我们根据经济发展潜力和当前实际,科学确定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,守住稳增长、保就业的“下限”,把握好防通胀的“上限”。这也可以说是预期调节的预警线。同时,制定与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相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。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经济总量政策就保持稳定,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,主动力是推进改革创新,以不断释放内需潜力、创新的动力和改革的红利,来激发市场的活力,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,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。这些举措,使中国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向好的势头。从7、8月份情况看,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(PMI)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、工业增加值、进出口、用电量、货运量等主要指标普遍回升,实体经济活跃,城镇就业继续扩大,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,市场的信心在增强,社会预期向好。这种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使我们坚信,中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、主要任务一定会实现。同时,我们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,清醒地看到,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仍不牢固,不确定因素还很多。我们不能也绝不会掉以轻心,会用坚定的信心、毅力、智慧去克服困难和挑战,做好各种准备。 [ 2013-09-11 17:46 ]
李克强:当前,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。7.5%左右的增速与过去中国两位数增长相比是慢了一些,但从世界范围看,仍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的高速度。中国经济总量比过去明显增大,目前又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,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,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符合发展规律。如此庞大的经济体,如果能够实现中高速长期持续增长是不容易的,也是对中国乃至对世界的贡献。尤其是我们未来的增长必须是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,必须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为支撑,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,必须是保证就业和居民收入相应增加的增长。也就是说,要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。 [ 2013-09-11 17:49 ]
李克强:我们完全有能力、有条件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。中国的工业化、城镇化任务远未完成,区域发展的回旋余地和市场潜力巨大;改革大势不可逆转,推进改革必将释放出新的制度活力。只要我们持续发展经济,不断改善民生,促进社会公正,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,咬定长远发展目标不放松,解决眼前问题不懈怠,中国这艘经济巨轮一定能够乘风破浪,扬帆远航。中国经济一定能保持长期持续健康发展!我们一定会努力实现而且必将实现这一目标。 [ 2013-09-11 17:51 ]
李克强: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,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将达10万亿美元,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,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4亿人次。中国经济转型升级,将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中国愿与世界共同分享这一巨大的商机,也希望各国能够为中国发展提供更好的合作环境。 [ 2013-09-11 17:54 ]
李克强:我们下一步要推进的金融体制改革,关键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,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、汇率的市场化,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。而且要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,特别是要放宽市场准入,让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发展空间,也使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得以培育。 [ 2013-09-11 18:10 ]
李克强:下一步,我们还要积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发展。中国现在的储蓄率比较高,这有好的一面,也有不利的一面。我们正在不断采取措施,扩大内需、刺激消费,而且希望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优化投资结构,提高投资效率。这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,让社会、企业、个人有更多的投资渠道。也就是说,要拓宽投融资的渠道,使社会、企业、个人有更多的选择,市场更有活力。 [ 2013-09-11 18:12 ]
李克强:我们在讲到金融改革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必须同步推进金融监管。刚才我讲到了五年前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。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撑,但金融出现危机会严重冲击经济的平稳运行。其实,加强金融监管本身也是一种改革。我们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,增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性,并且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,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、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,让储蓄、投资者对未来都有稳定的、可预期的回报。说到底,金融体制改革就是要惠及实体经济、有利于结构调整,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受益。 [ 2013-09-11 18:15 ]
李克强:现在我们已经看到,双边和区域的贸易安排在许多国家和地方发生,可以说十分活跃。对像TPP、TTIP等,中国都是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。我们认为,世界经济的一体化、贸易的自由化,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增加区域贸易安排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,可以形成“两个轮子一起转”。当然,我们也希望不论是区域的,还是双边的贸易安排,都应该遵守多边贸易的基本规则,也应该本着开放、包容、透明的原则。这个基本原则就是,要有利于贸易的自由化,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,而且无论怎样的区域贸易安排,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全球经济的一体化,它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多边贸易安排,这也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。 [ 2013-09-11 18:25 ]
李克强:当然,我们也要看到,现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遇到一些问题,特别是多哈回合谈判遇到困难,甚至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了僵局。如果多边贸易体制不能继续往前发展,将会影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,也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,增加复苏的难度,会使贸易保护主义更多地抬头。所以,我们希望有关国家在关键问题上要敢于做政治决断,推进一些问题的解决,把握住早期收获的机遇,使多边贸易体制往前走,不停顿。这样会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同步,不发生更多的曲折,避免不该有的障碍,会使全球各国和各国人民受惠。这里我想代表中国政府再次重申,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,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。欢迎更多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兴业,进行贸易等方面的活动。我们会取得共赢的局面。 [ 2013-09-11 18:28 ]